我院“纸间经纬”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余光中文学馆:览博大文化,悟中华瑰宝魅力

发布人:李胜男 发布时间:2018-07-27浏览次数:42

撰稿:黄馨兰、陈怡莹    摄影:王振

2018726日,受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县政府文体新局引见,我院“纸间经纬”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余光中博物馆,探访深藏在桃源古郡之中浓厚强烈的文化底蕴。

乡愁小楼载千重

永春文化底蕴深厚,品牌众多,被誉为乡愁故里。余光中文学馆地处永春县桃城镇,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借鉴永春乡村的传统建筑风格,采用白墙灰瓦的立面形式,寓意着白纸黑墨的文学气息。

永春县是余光中先生的故乡,其被众人所知的诗歌作品《乡愁》更是多年来在全球华人中引发强烈共鸣。余光中先生在文学馆建成之初表示,他会捐一些文稿、手稿、照片、文物,文学馆虽然以他为名,但也需要有其他人的作品。

据悉,余光中文学馆以展览余光中文学作品与文学为主,兼具展览、名人馆及舞台剧场等空间功能。其中,“千里非遗在永春”展馆存留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提供给游客观赏。

千里非遗在永春

在文学馆工作人员张文庆的带领下,纸间经纬实践队来到了“千里非遗在永春”展馆参观,工作人员张文庆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永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永春县文化部门就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和抢救,先后出版了《永春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永春南音》、《千古非遗在永春》等书籍,使珍贵的资料得以留存,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随着工作人员张文庆的讲解,团队成员认识了纸织画在永春这片乐土上生根发芽的历史。通过和政府工作人员张文庆的交谈,团队成员了解了永春县对永春纸织画过去辛苦的保护和抢救。一路走下来,让团队感慨的是多年来无数能人志士为了保护和弘扬纸织画付出的艰辛努力,为了抢救这奇特的民间艺术,无数人杰为此奉献出多少青春岁月,才挽救了如今灿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纸织画。是他们让这个古老的艺术荣获新生,让这个奇特的艺术再放光芒。

工作人员张文庆还告诉团队成员,永春县每年都会组织年轻人进行纸织画学习,每一位非遗传承人们也非常热情热心将自己对纸织画的毕生所学教育年轻人。这让团队成员非常动容。纸织画之所以能传承下来,不单单要靠前人不懈坚持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靠后生们刻苦用心的学习和钻研。这让团队成员看到了纸织画发展的新希望,也推动着团队加入弘扬纸织画的新生力量中!  

不可磨灭中华魂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艺术大师自己的事情,即使这个人经验充足,德高望重,在没有人能继承这项技艺后,这样的工艺便会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中,直至灭绝不复存在。这也是纸间经纬实践队坚持活动的信念。永春纸织画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其中一种,实践队希望能在发扬永春纸织画的基础上,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其他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仅是一项工艺,它是历史的沉淀,更是中华之魂! 

    在余光中文学馆实践队了解到,工作人员张文庆表示,政府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以非常支持的态度,在传承这一方面,也成功举办过如“国遗四进”的活动,从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警营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艺的教学,但力度还是不够大,宣传范围也不够广泛,他建议从这些方面入手,并创新传统,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更多人认识这些工艺,并自愿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


关于我们

地址:福建漳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电话:0596-6288537
Email:sistdep@xujc.com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微博二维码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