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logo2

院内新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时代龙江”实践队探寻“龙江风格”


发布者:李胜男 | 发布时间:2019-07-19 | 浏览次数:13

九龙江地处军事重要地段,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1963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龙海县委书记向全县人民发出“九龙江有水就不算旱”的战斗口号,决定堵江截流,引水抗旱。洋西村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全力投入堵江抗旱斗争,并宁愿受淹1300亩稻田,也要截水解救下半县近10万亩受旱田。这种舍己为人、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和光辉业绩,被誉为“龙江风格”而闻名海内外。

探寻56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弘扬、传承“龙江风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时代龙江”实践队前往龙海市图书馆和龙江风格发祥地榜山镇“龙江大队”洋西村进行调研。

2019717日,“时代龙江”实践队前往龙海市图书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时代龙江”实践队的同学们进入图书馆内的地方文献室,查找有关“龙江颂”故事的史料,在众多藏书中发现了一本名为《龙江人寻找龙江颂》的传记。据图书管理员介绍,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龙江风格精神传记。该传记的作者在1999年到2001年间,从龙江颂的故乡出发,走访就龙江、闽江和长江三大流域的多个省份县市,遍访了几乎所有在世的历史见证人,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记述了龙江风格发生、发展、沉寂、再现,直至再创辉煌的曲折而生动的历程。

当天下午,“时代龙江”实践队的同学们来到了当地的中山公园。在公园里,聚集着许多听戏的老人们,他们随机采访了30多位老人,听老人们讲述当年的 “龙江颂”故事。在问到关于他们心中的“龙江风格”时,老人们给的回答是大公无私、自我牺牲、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倾听老人们讲述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无尽的自豪感,龙江风格仿佛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由九龙江流出,灌入“时代龙江”实践队每个成员的心田。

2019718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时代龙江”实践队乘车穿越龙海市区,来到了龙江风格发祥地榜山镇“龙江大队”洋西村。

洋西,龙江风格的发祥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镇西北部,龙海西溪水利交通大桥南端,与漳州龙文塔隔江相望。从地理位置来看,洋西坐拥活水之利,但也曾受涝灾之苦。在这个闽南小村落,因为半个多世纪以前那段伟大的堵江截流故事,诞生了著名的龙江风格。

洋西村村委会的干部热情迎接了“时代龙江”实践队的同学们。据村委会干部透露,洋西村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瓦砖窑生产,自从砖瓦窑等传统工艺取缔后,村里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分别为种植茭白笋、荸荠、香蕉等农产品和外出做生意两个方面。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吃苦耐劳的洋西村民走出家乡,无论来到大江南北的哪个地方,只要说声“我是来自《龙江颂》的故乡”,就仿佛多了一张烫金名片,洋西人半个世纪前留下的精神财富换来了无穷尽的隐形财富。

离开村委会以后,“时代龙江”实践队来到戏剧《龙江颂》中重要的场景——“公”字闸。“公”字闸最早名为“旱涝保收”闸,有一甲子之久的历史。1956年大闸建好后,洋西村从此旱涝保收,大家便以此名之。7年后,江水通过了大闸淹没了榜山1300亩田地,抢救了下游近十万亩良田,诞生了以舍己为人、顾全大局为核心的龙江风格。这之后,因上海京剧院创作的《龙江颂》里把这道闸称“公”字闸而得名。历经56年风雨,“公”字闸仍矗立在洋西村村口,仿佛在默默倾诉着当年的丰功伟绩。

撰稿:黄凯滢

摄影:吕富豪、付笛、于东立、王振